东京人的过时巴黎梦

从Maison Kitsuné聊到日本主义,发现法国和日本都在彼此想象着对方。

从Maison Kitsuné聊到日本主义,发现法国和日本都在彼此想象着对方。
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他们其实也都是这儿抓一点那儿抓一点,最后还真成了原主人心中的白月光。
亚洲拼命向外输出文化的国家,除了韩国,还有日本。但它慢得多,也扎实得多,扎实到已经成为了绝对的文化符号。

对话参与人:
唐一,罗二,周三

欢迎关注 主页微博。支持我们:购买周边


INTRO:
小島幸子/かないみか - 花の巴里

PART 0 对韩国时尚的暗中观察

  • ALAND,韩国有名的连锁买手店,去首尔任何繁华的商业区,都能找到一家ALAND。继曼谷、布鲁克林之后,即将在东京涩谷开业。ALAND输出了许多韩国的小众设计师品牌。
  • Ader Error,自称是要把艺术和时尚变得更加触手可及的韩国品牌。因其大胆且精准尝试,近五年来成为火热的潮流品牌。在欧美也有很高知名度,喜欢和各种各样的品牌合作出联名。
  • Gentle Monster,店铺装置做得很像舞台艺术的眼镜品牌,近年来成为话题的有开在北京skp商场的店铺,其墨镜经常被名人配戴,也引起人们追随潮流。
  • Maison Kitsuné,原本是做电子音乐的,现在顺便做服装,做得很不错,接着又开了咖啡。主理人一个法国人,一个日本人,经常和韩国牌子Ader Error 合作。
  • A.P.C,著名的小众个性法国潮牌,主打简约的服饰。
  • Colette,1997年成立的著名法国服装买手店,有一对母女创立,标志是两个蓝点设计的图案。但是2017年关闭了店铺。
  • @ young_emperors,一对摄影师情侣,总用搞怪姿势拍照,不把衣服分为男装或者女装,把衣服称为衣服。

PART 1 日本对法国文化的欣赏,包含了很多自己的想象

  • 《サクラ大戦シリーズ》by SEGA(Sakura Wars),1995年世嘉游戏发行的养成+战棋类电子游戏系列,2001年的第三部舞台从东京转移到了巴黎。史上最卖座的电子游戏之一,更派生出包括舞台音乐剧、动画等形式。
  • パリ症候群(Pari shokogun),1991年由日本学者太田博昭首先提出,2004年被法国学者介绍到权威期刊后更被广泛认知的一种心理概念。该理论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异文化适应障碍,指日本人去了巴黎之后大失所望,感到难受。
  • 家紋(Kamon),象征门第出身的贵族纹章,家纹对后来日本的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影响。
  • 仏蘭西・仏(Furansu・Futsu),日语中"法国"曾经通用的汉字记法。简写仍会用"仏"。
  • 独逸・独(Doitsu・Doku),日语中"德国"曾经通用的汉字记法。
  • 巴里(Pari),日语中"巴黎"曾经通用的汉字记法。
  • 紐育(Nyuyoku),日语中"纽约"曾经通用的汉字记法。

录音中提到的输入词:

  • ズボン(法语:jupon),现在在日语中指的是裤子。
  • アンケート(法语:enquête),其实就是调查问卷。社会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东西。另一种全日语汉字的叫法为質問票(Shitsumonhyo)。学术研究中用到質問票的场合一般意有指具体的问卷纸的含义。
  • デビュー(法语:début),用在日语里一般讲演艺人员出道了。衍生到生活中意义愈发多样。比如"社会人デビュー",意即社会人出道,指的是突然第一次做了惯常的家庭、学校之外的事情,比如工作。
  • デッサン(法语:Dessin),指素描。
  • モデル(英语:Model)与模型(Mokei),中文翻译过来都指模型,但在日语中使用,后者会指比较具象的模型。
  • デザイン(英语:Design)与設計(Sekkei),中文翻译过来都指设计,但在日语中使用,前者更倾向于创意设计,而后者,多表示需要设计建筑或者工业模型之类的设计。

PART 2 日本文化符号是如何走出东亚的

  • 《New Culture Technology, 2016》by SM Entertainment,韩国有名的娱乐公司SM的总制作人李秀满提到他想打造的一种偶像组合类型,概称为"Neo Culture Technology",意即新文化技术,这也几乎成为此后至今SM公司努力的方向。
  • 自由の女神像レプリカ(Replicas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最著名的伫立在美国,建于1886年,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1998年,日本的法国年,自由女神像从法国被借出到东京,后来还回去之后东京做了复制品,被法国政府承认,放在台场。レプリカ,意为复制品。
  • 東京タワー(Tokyo Tower),东京的标志电波塔,日本人自己也会私下吐槽长得跟埃菲尔铁塔过于像了,但是官方说只是巧合。
  • ジャポニスム(Japonism),听起来像造语,实际是法国对于日本的美好想象。19世纪中叶开始盛行了约30年之久,指一种对日本美术的审美崇拜。
  • 《Japonism》by Arashi,偶像组合岚在2015年发行的一张专辑,意在站在当今的时代,重新审视日本文化的价值。
  • Japonism 2018,作为日法交流160周年的大型献礼举办的《日本主义 2018》,也是安倍晋三的文化政策的一部分,想要展现给世界未知的日本的一面的而在巴黎举办了跨度长达一年的大型展览。不光有传统的艺术,也有名和晃平、池田亮司、Team Lab这样的日本当代艺术。
  • 浮世絵(Ukiyo-e),日本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 梵高临摹浮世绘的画作,《雨中桥》仿自1857年的版画《大橋安宅夕立》;《梅花园》仿《亀戸梅屋敷》;《艺妓》来源是梵高在《巴黎绘画》( Paris Illustré)杂志上看到的封面。
  • 東京都美術館《「印象、日の出」から「睡蓮」まで》(《Impressionist Masterpieces from Marmottan Monet Museum》),东京举办的莫奈大型巡展,莫奈名作《日出•印象》时隔21年再次来到日本,是2015年的展览。
  • 延伸阅读《梵高从未去过日本,却做着一个日本梦》,讲梵高提到过的日本,也采访了策展梵高与日本的日本人。
  • 湘南(Shonan),在日本,指的是镰仓、江之岛一带。历史上长沙湘南府的所在地是禅宗的圣地,日本的"湘南"被认为是随着禅宗而传入。
  • 蓬莱式庭園(Horai Tenen),蓬莱,语源道家,枯山水中有蓬莱式庭院的说法,是基于不老不死的道家思想,想象神仙居住的蓬莱岛,构成庭园。
  • (Zen),原本来自大乘佛教,后传入中国。日本的禅宗自镰仓时代传入,明治维新后向世界传扬。
  • 折り紙(Origami),折或叠纸张的艺术,把纸张折出各种特定的形状和花样,可能是一张纸的作品,也可能是二张以上纸张作品。
  • 囲碁(Igo),起源自中国的围棋,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盛行,战国时代向庶民普及。被认为2000年以前开始向东亚传播,Google的下棋机器人Alpha Go的名字就起自日语的发音。
  • 《Freeing Architecture》by Junya Ishigami,日本建筑师石上纯也在巴黎卡地亚基金会2018年做的展览,主题为"解放建筑"。
  • 《The Challenge》 by Tadao Ando,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在巴黎蓬皮杜2018年做的展览,回顾了他职业生涯的50多个主要项目,展览中最著名的是复刻了一比一比例的光之教堂。
  • Bourse de Commerce Pinault Collection,安藤忠雄把巴黎16世纪的证券交易所改造成了收藏家的博物馆,2019年对外开放。
  • Louvre-Lens Museum,妹岛和世设计的卢浮宫分馆,非常暧昧有趣的当代日本空间,初衷是为了应对艺术品大多集中在巴黎的批评。
  • Centre Pompidou-Metz,坂茂设计的蓬皮杜分馆,大面积的用了木构造。

PART 3 吸世界精华为我所用,日本的实用主义精神

  • 虎屋(Toraya),做羊羹做了几百年的店,还把店开到了巴黎,今年是开业40周年。现在,也因其店铺的设计,自家的咖啡,仍被社会好评无数。
  • 羊羹(Yokan),一般日本人品茶时常备的甜点。又红豆和寒天制成,糖度很高,在真空包装下妥善保存的话,大多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超过一年以上,所以也被当做应急食品。
  • 丸太町十二段家,位于京都御苑附近的百年茶泡饭老店,供应价格并不贵的茶泡饭怀石料理,多次被节目报道。
  • 《レッドタートル ある島の物語》by Michaël Dudok de Wit(La Tortue Rouge)吉卜力工作室出品,无对白,荷兰动画师执导,大奖提名无数,还入围过奥斯卡金像奖。但也有人批评这是脱离吉卜力世界观的作品。
  • 《アキラ》by 大友克洋(《AKIRA》by Katsuhiro Otomo),日本著名漫画家大友克洋在1988年推出的科幻类型动画电影,其中神预言2020年东京奥运会被推迟。
  • 頭大仏殿 真駒内滝野霊園(Atama daibutsuden),安藤忠雄在北海道札幌设计的被薰衣草包围的大佛,俯视陵园中熟睡的众生。该陵园与众不同,不仅可以参观,还可以喝咖啡、挂绘马。
  • 摩艾像,站立在南太平洋的岛屿上的石像。录音中提到七尊石像,是岛上唯一面向大海的石像。人们至今在猜这群摩艾怎么站在那儿的。
  • 《A Moveable Feast》by Ernest Miller Hemingway(《流动的盛宴》by海明威),在旅居巴黎的时候海明威记录自己在巴黎生活的书籍,其中名句"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 《Midnight in Paris》by Woody Allen,伍迪艾伦的午夜系列之一,讲一个人穿越回巴黎的多层年代中,中间经过20年代,遇到许多文学名人。也被观众批评过于掉书袋。

e12-front-reverse
e12-back-reverse